《史记》记载: “汉高祖做亭长时带领四徒逃亡,夜里斩杀白蛇。行人走到斩蛇的地方,见一老妇夜里在那儿哭。这人问她哭什么,老妇说:“有人杀了我儿子,所以哭。”这人又问:“你的儿子为什么被杀?”老如说:“我的儿子就是白帝子,他化作蛇横在路上,而今被赤帝子杀死了,所以哭。”上述记载
a . 反映当时较为真实的历史情境 b . 反映汉高祖的义气与残暴
c . 体现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 d . 荒诞不经没有研究的价值
c
【详解】
白帝子,谓秦王室也。昔日秦襄公勤王救周,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,地处西垂,秦襄公认为自己是受到了白帝少昊的庇佑,于是建立西畤以祭祀白帝少昊。因此刘邦斩杀白蛇意味着推翻秦朝是天意,这一记载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心理氛围, c 正确;刘邦斩杀白蛇是附会之说,排除 a ; b 与题干信息无关,排除;题干记载的传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,可以反映当时的文化心理,排除 d 。
《独立宣言》的发表:
①启蒙思想是《独立宣言》的理论渊源。
②英属北美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日益觉醒,是《独立宣言》发表的内在动力。
③英国的殖民压迫政策和暴虐统治,使北美人民的反抗最终演变为一场民族独立战争。
④《常识》的发表,进一步推动北美人民走上公开独立、建立共和政府的道路。
⑤《独立宣言》的起草与发表。
1776年6月7日,弗吉尼亚代表向第二届大陆会议提出北美殖民地独立的提议。会议决定在表决前先指定一个五人委员会起草一项公开声明,陈述宣布独立的理由。才华横溢、擅长写作又年富力强的杰斐逊成了最重要的执笔人。从11日到28日,他将自己关在下榻处,忘我地投入到宣言初稿的激情创作之中。7月2日,大陆会议做出支持独立的选择。7月4日,讨论修改后的《独立宣言》获得一致通过,这一天也因此成为美国的独立纪念日。
《独立宣言》发表历史背景:
(1)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,为《独立宣言》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基础传播。
(2)北美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富兰克林和杰斐逊,民族民主意识觉醒。
(3)潘恩发表的《常识》产生了巨大影响,激励更多的人为独立而战。
(4)独立战争爆发后,争取独立成为整个殖民地人民的共同目标。
(5)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,1776年7月4日,杰斐逊为首五人委员会草拟的《独立宣言》通过。
《独立宣言》的发表:
在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下,北美13个殖民地代表组成的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。1776年7月4日,大陆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后,通过了由杰斐逊等人起草的《独立宣言》。美国独立宣言是由其它13个殖民地代表签署的最初声明美国从英国独立的文件。独立宣言中写道:“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,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: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、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;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,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。” 《独立宣言》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。
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
该作品由: 用户陈梦君分享上传
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。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。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 ,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。